医疗影像软件 PACS:数字化医疗的关键力量​

2025-06-01

在现代医疗领域,医疗影像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从 X 光片到 CT、MRI 等先进影像技术,海量的影像数据不断产生。而医疗影像软件 PACS,正是为高效管理这些影像数据而生。​

睿显PACS影像传输系统
睿显PACS影像传输系统


PACS,即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(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)。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,当时数字放射学概念兴起,CT、超声波与核医学等数字医疗影像模式相继问世。1982 年,第一届国际 PACS 研讨会召开,此后相关研究不断推进。1993 年,DICOM 3.0 标准定形,为 PACS 的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,1995 年第一代商业 PACS 产品正式问世。​

PACS 具备强大且丰富的功能。在影像采集方面,它能通过各种接口,如模拟、DICOM、网络等,连接核磁、CT、超声、X 光机等各类影像设备,将日常产生的海量医学影像以数字化方式采集并存储。在存储管理上,凭借高性能服务器、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的硬件支持平台,以及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存储管理工具,实现影像数据的海量存储与高效管理,同时采用标准压缩算法如 JPEG、JPEG2000 等对图像文件进行压缩,节省存储空间。

 

 

在影像传输功能上,支持多种影像传输协议和标准,能够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无缝对接,医生可在授权下快速调阅所需影像。其影像显示及处理模块还提供了丰富的功能,如支持影像多平面重建及显示、影像 DICOM 属性编辑,可进行缩放、移动、镜像、反相、旋转、滤波、锐化、伪彩、播放、窗宽窗位调节等操作,还能进行 ROI 值、长度、角度、面积等数据的测量及标注、注释,辅助医生精准诊断。此外,PACS 还涵盖预约登记、分诊、诊断报告生成与管理、统计报表等功能,方便医院对影像检查流程进行全面管理。​


如今,PACS 已成为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发达国家,PACS 应用广泛且成熟,助力医院实现高效的影像管理与医疗服务。在国内,众多医院也在积极推进 PACS 建设,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和影像设备的数字化更新,PACS 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

睿显PACS影像传输系统基于放射\影像科医疗影像数据的获取、显示、传输及存储,系统采用业界先进、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,严格遵循DICOM3.0、HL7、IHE等国际标准与规范,围绕着实现全院影像科室全面覆盖、影像业务无纸化应用、数据存储一体化的目的,为医院提供稳定、安全、便捷的信息服务。

睿显PACS影像传输系统
睿显PACS影像传输系统

 

该系统支持与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对接,支持接入各类影像设备。并且可与医院HIS\LIS等第三方平台对接,通过中心医院或医院集团间多科室协同办公,打通多科室医生专家影像资源信息共享,避免重复诊断,提升办公及管理效率,利于资源信息的集中管理及利用。

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PACS 将朝着智能化、标准化、集成化方向持续发展,为医疗行业带来更高效、精准的影像服务,推动医疗水平迈向新高度 。​